来源:新华网
阅读次数:
发布时间:2023-10-15
字号:[小] [中] [大]
10月11日,在内蒙古满洲里国际集装箱货场,映入眼帘的是一列列载满货物的中欧班列停靠在轨道线上,巨大的龙门吊有序地进行着吊箱作业……走进海关监管查验区,各地的集装箱摆放得整整齐齐,满洲里海关查验关员正认真核对着集装箱号,对布控的集装箱进行开箱查验,为国际物流大通道高效畅通忙碌着。
据了解,经满洲里口岸进出境中欧班列于2013年9月30日正式开行,10年间,满洲里海关持续推动中欧班列规模不断扩大、搭载商品种类不断丰富,为高质量推动共建“一带一路”、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提供了重要支撑。截至2023年9月,经满洲里口岸进出境中欧班列已超2.2万列。
“十年前的今天,满洲里口岸首列‘苏满欧’班列就是从这里驶出。”满洲里海关所属满洲里车站海关查验一科科长姚文龙,一边操作查验单兵作业终端,一边说,“起初,我们监管中欧班列的手段比较单一,很多数据需要从企业、起运地海关了解,查验监管需要关员登车开展实货核验,加之暴雪、大风等恶劣天气影响,关员们每次往上走的时候手脚都会打颤,扶梯会晃个不停,增加了作业的难度。为解决这些难题,我们组织联检部门、铁路部门和企业开展几十次业务交流和座谈研提,制定实施更加科学、更加安全的监管方案,并随着业务量的增加不断调整完善,保障班列安全稳定运行、高效通关。”
10年来,满洲里海关不断将信息化、数字化、智能化理念融入监管作业之中。2020年,铁路新舱单和运输工具系统上线,实现了铁路部门传输的运输工具及舱单信息自动处理,作业时间由原来的5至6小时缩短至5分钟,中欧班列监管正式进入“无纸化”时代。今年,运用H2010系统进口转关自动审核、出口转关自动核销功能,进口转关班列减少一道手续、出口转关班列运抵后直接无缝衔接铁路调运编组,实现了顺势监管、精准监管、高效监管。值得一提的是,该关还积极推动了铁路“快速通关”常态化运行,通过加强与启运地海关的联系配合,实现海关、铁路、运营企业数据互通,压减申报转关环节,降低货物的装卸和仓储费用,实现“无感式通关”,平均通关时间缩短1至2天。